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2。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乃是由于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
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用公式表示:
2、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签约人数(不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其中“年招聘总投入”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直接招聘成本:(1)招聘会、广告、网络信息发布等用来传播招聘信息的媒体、场所使用费;(2)图片、文字等信息制作费;(3)付给猎头公司的中介费;
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1. 企业员工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2. 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数÷基期员工数)×100%
∑(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除以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
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上班时间实际用来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在做的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在做的工作工时数×100%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消耗量和产品产量的对比。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
1.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3.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
A.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五个部分组成。
2.计件工资。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可分:标准计件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
4. 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
B. 平均薪资统计。平均薪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备注:平均薪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业销售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采取何种办法来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确定。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非超市帮)”的图文内容,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意味着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这是打了谁的“脸”,郑强教授卸任后不足半月,就发表顶级期刊
财联社1月15日电,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7.1721,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99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31点。
网友分享姥姥给孩子做的被子,刚好只把脑袋露在了外面,网友:有种睡在裤子下面的既视感
妹妹被姐姐说没文化,生气大哭还去找奶奶告状,不懂啥叫文化反正我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