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你我虽素不相识,但点下这个关注按钮,我们就不再是陌生人啦~
不管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是倡导推动“一带一路”项目,中国的发展思想就是大家合作共赢。
以前看到这句话,估计有国家还会阴阳几句,但现在发展中国家已经从中国本身的发展中获取了动力和信心!
近几十年,中国推动全面发展,以神速后来居上,在很多方面都赶上了国外的先进的技术,比如基建领域。
当然,虚心务实才能进步,我们也不是没有遇见问题。目前中国依然有很多技术难题没解决,因为技术壁垒还被某些西方大国明目张胆地卡着脖子。
而想要靠科技兴国,我国还急需攻克5项尖端技术,一旦突破,不再依赖国外技术,中国将不再惧怕任何国家搞垄断来限制我们的发展。
根据我国海关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的数量为5384亿件,虽然较2021年的数量下降了15%,但这方面的产品仍然占了我国进口贸易的很大一部分。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的所长魏少军,曾公开谈过我国的芯片技术发展问题,他认为,芯片产业的投资很大,很多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研究投资没有清晰的概念。
有人认为50亿便足够建一个集成电路厂了,但魏少军说,至少得在后面再加一个零。
500亿建一个集成电路厂,还不一定可以成功,毕竟这是科研,不是普通的制造业。这个资金量和风险性,让好多企业家望而却步,都不敢随便揽这个瓷器活。
因为制造芯片,还需要各种配套的设备,比如光刻机,它被称为人类科技领域中最精密、最复杂的机器。
光刻机技术在所有半导体设备中需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最高,涉及的方面最广,像精密光学、高精度微环境控制等等技术缺一不可。
而生产光刻机也不是一家厂商的事,需要的供应商数量,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最好是有全球产业链的支持。
还好,中国制造的光刻机正在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芯片技术也慢慢看到了希望。
工业绝对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基石,西方国家曾进行过三次工业革命,让自己的国力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工业要创新,得加大自动化程度,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那么,能大范围的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就是必需的。
工业机器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投入工业使用了,能用在产品加工、物流、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化工、医药等等行业中,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是全球发展的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就高调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让人再次注意到了它的价值。
发展工业不仅要从最明显的地方入手,发展工业机器人,在不明显的地方也得注意。
工业软件就是那个容易被忽视的领域,我国现在的工业软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德国、美国等,都是我们进口的对象。
德国是欧洲软件收入最高的国家,它光是从事基础软件的企业就有3万多家。欧洲排名前5的软件企业中,德企就占了三个名额。
美国是计算机辅助工程研发最早的国家,美国的诺世创软件公司基本垄断了这个领域。
而我国的软件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受限,专业人才也稀缺,知识产权意识也不够高,导致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
医疗设备的技术疲软问题相信很多人能理解,我们大家常常进出医院,都能够正常的看到检查和治疗的器械是国外进口的。
我们随便做个检查,比如CT、核磁共振等,少则花费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看病贵的问题便是由于这些设备进口的成本很高。
我们平时如雷贯耳的美国强生公司、雅培公司,你以为它们只是做洗护用品和奶粉的吗?其实人家是医疗设施寡头。
还有GE医疗、百特、美力敦等美国企业,它们研发的医疗设施都是全球领先的。
碳纤维在工业中被誉为“黑色黄金”,强度能达到钢材的7倍,是绝对的新兴材料王者。曾经我国在碳纤维技术上受到美国、日本的严重限制,还被嘲笑永远都别想研制成功。
日本在碳纤维技术上甚至比美国还先进,像三菱、东丽都是日本顶尖的碳纤维企业,它们的技术能称为世界最顶级。我国虽然一直在努力追赶,但至今仍在核心技术门外徘徊。
碳纤维能大范围的应用在高科技行业中,比如航空、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等。另外,风电叶片想要减少重量,碳纤维也必不可少。
目前,我国只有吉林市拥有国家级碳纤维的孵化基地,其中吉林化纤集团的发展最好,它生产的碳纤维大多用在了我国的风电、光伏,还有氢能源技术领域。
事实上,关于如何破解我们国家科技上薄弱的问题,中科院徐冠华院士早前就曾在一次央视的采访说到:“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徐院士这话说到了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科学技术创新上,我国曾经吃过很大的亏。
我国跟苏联关系交好的时候,非常依赖苏联提供的尖端技术。比如在造上,苏联就对咱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但造的门路还没摸清,就因为中苏关系交恶,苏联撤走了他们的科学家,并停止继续向中国提供教学和技术上的支持,我国只能全靠自己从头开始摸索,多花了很多时间才成功。
所以想要不惧怕外国垄断,首先要从根本上强大自己。不断地自主创新,掌握完全的知识产权,我们就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薄弱,虽然很多产品都是自己制造,但在产品的关键技术上,依赖国外的程度很高。引进技术不仅是花费的问题,还会受制于人。
国外的知识产权方随便在某个零件上动动手脚,都能极度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技术提供方要是升级了技术,我们还得再花钱引进。
关于这方面,徐院士提到,不是不可以引进技术,关键的问题是咱们不可以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引进国外技术,是学习本事,但我们还需要在它的基础上继续成长,才能把别人的本事转化为自己的本事。
中国现在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大国,但这不代表我们的技术足够领先,只能说明在产量上领先,如果赶紧攻下上文提到过的5项技术难题,就能在世界科学技术强国上占一席之位,至少不用再怕国外技术的垄断了。大家认为,我们何时能全部攻克完呢?
【1】《如何破解中国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加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