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大会、培训、内训等活动,可以私聊、评论或联系微信公众号:方升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多样性、竞争性、策略性、矛盾性等因素的出现,对以政府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历史角度来看,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招商引资工作在政府主导下,取得了积极效果。以政府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曾在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们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让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提出要充分的利用“两种资源”来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于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甚至一些地方把招商引资成绩作为考察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行动。
1、建立了招商组织机构。各地方,都把对外经济协作办改为招商局,专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其他与招商引资有关部门:如各级台办、外办、侨联(办)等也都积极发挥招商引资职能作用。
2、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工作。长期以来,为吸引各类形式的资金特别是外商投资注入,各地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拉动投资。
3、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各地举办了“房交会”、“西博会”、“牡丹节”、“同乡会”、“推介会”等各种各样的以文化、艺术、旅游等活动作为衬托的招商引资活动,还组织了众多的跨省招商活动。
招商引资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虽然需要政府的干预,但不能过度。从目前来看,有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完全被地方政府行为所代替。
以政府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活动存在了一些误区,从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如下。
不少地方招商引资的惯用方式是沿用计划经济的“运动式”、“指标化”形式招商引资。各地层层动员、逐级分解招商引资指标,争掀投资潮,可谓轰轰烈烈。
每年初由政府下达招商引资的任务,包括每次活动时要求各部门、乡镇邀请的外商一定要达到某个指标,这种指标往往又与年底考核挂钩。
时下各地组织的经贸洽谈活动,尽管情形不同,但是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程式化的流行模式,那就是:“刊登一组‘城市名片’,推出一批项目清单,举行一次大型推介,力邀一批领导参会,设计一个签约仪式,赢得一回动感场面。”
至于经贸洽谈活动结束后的效果评估、绩效检验、意向跟踪、机会梳理和通道构建等跟进工作,特别是项目具体落实上,很少有地区悉心关注、倾心投入,更缺乏反馈追踪,因而效果不太理想。
项目推荐通常一厢情愿,只考虑招商地的浅层次需求,甚至把领导意图当成引资项目,而不考虑投资者的需求。
一些地区的政府招商引资活动,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下,对项目盲目推介,不是笼统粗糙,就是错位落套,“单向”思维,结果推出的项目与内、外投资商的需求差距甚远。哪管环境污染,哪管精神文明,哪管产业政策。
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是紧密相联的。适当的优惠政策能吸引外商投资,但是过分强调优惠政策的作用,则会适得其反。
一些地方为吸引外商投资,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优惠政策之外,纷纷出台各自的特殊优惠政策,且互相攀比,竞相优惠,甚至互挖墙角,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给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而让外方坐收渔翁利,白白流失了国家的税利。
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唯一主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招商项目与指标是被硬“压”出来的。某些地方的领导为谋求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往往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办法,并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如层层下达招商引资硬任务,细化到部门,分摊到人头,规定了达成目标的时间。
还有的地方把是否按规定的时序进度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作为“一票否决”的内容,与个人的工资、奖金、职务升降挂起钩来。
二是招商引资的热情是被上级领导“宠”出来的。不管是报假成绩、请外商装门面,还是不惜重金请大腕,只要是招商引资热情高,领导就喜欢,不管招商引资活动的实际效果如何,很少因招商引资形式化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
三是有些低水平、低效益、高成本的招商引资活动是被“急”出来的。有些地方的领导本来也不想搞的招商引资活动,但是眼看一定得完成的硬任务的时间就要到了,加上左邻右舍都通过办节会尝到了“甜头”。
于是便竞相仿效,“病急乱投医”,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一个又一个低水平、低效益、高成本的招商引资节会便出现了。
四是各种的招商引资活动是被错位的政绩观“派生”出来的。由于一些地方上级领导对招商引资业绩的偏爱(因为领导自身也需要招商引资政绩),少数地方领导把招商引资当成“政绩工程”来做。
1、设立专业的投资引进机构,并通过办事处树立主动的招商形象设立专业的投资引进机构,并建立高素质、外向型的招商队伍,负责当地的招商引进工作。专业的投资引进机构通过制定有效的招商引进计划,统筹招商工作,同时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招商引资的服务意识,完善工作流程,量化工资标准,提供高效的、行政化、管理专业化的企业投资便利服务办事平台。
在全国几个经济发达的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一则能吸收当地招商引资的经验,同时树立起主动的招商形象。
专业招商机构既能保持招商工作的运作市场化、专业性等,也易产生品牌效应,固定、规范也易出成效。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投资引进机构为龙头,政府指导服务的全新的招商运作机制。
2、以税收为中心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属于现代市场经济范畴,在该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税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一个地区吸引投资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建设是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
因此,决定投资的主要经济力量包括投资所能产生的收益,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利率水平和税收政策)和对未来情况的预期。
因此站在税收角度分析,该政策对招商引资十分有益,通过税收政策倾斜吸引企业。
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规模、效应、投资特点等制定不同税收政策,从免税、补贴、低息债券资助贷款给予贷款担保、雇员培训、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土地补贴以及特殊的租期规定等,并提供一定的融资措施和针对某企业对别的企业的聚集效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3、打造特色产业链,形成产业积聚效应招商引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有主导性产业定位,无差异性产业的招商,适合初期招商,以打开知名度,聚集人气。
第二阶段为双向选择,考虑本身的产业定位,又尊重投资方的产业倾向,适用于投资环境基本成熟的地区和工业园。
第三阶段为主题招商,也是高水平的一种招商方式,确定一种或多种产业,实行以我为主的政策,一般为取得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可采取此策略。
将招商的项目向现有的产业园、工业园集聚,有利于聚集生产要素,打造出有特色的产业链,来进行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
4、加快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作为硬件要素为生产和发展服务,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投资者必然会选择生活设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强的地区投资。加快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人口聚集,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教学、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完备化。
1、聚焦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守实体经济,进一步突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人才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军民融合、两化融合,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以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
2、聚焦推动产业迈向新台阶。针对产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技术自主性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围绕向创新链、价值链攀升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打造一批行业排头兵,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3、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全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互联网+”改造,不断的提高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促进形成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更多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让新经济“无中生有”、传统产业“推陈出新”。
4、聚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优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现有基础强、产业层次高、发展势头好的主导产业项目和未来成长空间大的前沿产业项目,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支撑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航空母舰”。
5、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城市群、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等功能区定位,充分的发挥各自的区域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分类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实现相互促进、共赢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