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成长故事】浙江申林:结缘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拼搏30年

时间: 2024-02-04 12:32:10 |   作者: 工业电脑

  温岭有这样一家公司,它是大众汽车、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上汽集团、采埃孚的供应商;温岭的这家企业,它和上汽集团合作起始于1988年,那时候,这家企业连个像样的厂房都没有。用其董事长的话讲:那时候真不叫个企业,是个体户,生产用地就像是家里的土灶房,面积才30平方米。

  就是这家企业,在这几年众多企业都嚷着生意难做时,它的订单在今年年初时就已经排到了2019年。

  第一次走进申林汽车部件,他们还在拥挤的旧厂房里,再一次走进申林汽车部件,他们已搬进了新厂房,用上了新购入的自动化设备,在轰轰的机器鸣叫声说中,董事长林大明说:“这几台自动冲床每台价值100万元,而传统的只要10万元一台。但是这些自动冲床却能节省八九个人,比起如今高涨的人工工资,这几台冲床买得值了。”说这些话时,林大明的声音里充满了这自毫感。林大明的意气风发因着如今企业正蒸蒸日上,也因着他在企业还没有成型时抓住的那些机遇,才有了申林汽车的今天成就。

  在温岭,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背后都有着不可言说的苦和一路创业的精彩,林大明也不例外,他一手创立的申林汽车部件的发展史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比如,他和上汽集团合作时,他的企业还在一个“小黑屋”里,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一个土灶房,地面还是泥的,人也就三四个,夸张点说,生产厂房黑得都快不见五指了。”而就是这样一个生产厂房,竟然入了上汽集团这样的企业的眼,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林大明说:“和上汽合作,线年开始就做机械,最初时我就是生产补鞋机,生产好补鞋机,凌晨两三点起床去牧屿卖。辛苦是肯定的,牧屿的集市是早上点开市的,到7点就结束了,我每天两三点起床,先坐汽船到新河,再从新河中转到牧屿,通过卖补鞋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1986年,对于林大明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是他第一次接触上汽集团的时间,那时候,林大明的企业还叫机电五金配件厂,他的生产设备是他花了1200元从上海买来的一台旧车床,还是报废了、断掉的旧冲床;那时候,他正在为海门的一家国有企业做配件,每天骑着自行车长途跋涉几十公里路到海门去交货。

  那一天,和往常一样,林大明又一次骑着自行车到海门去交货。“海门这家企业当时就在为上汽做配套,当时的上汽还不是上汽集团,而是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上海汽车齿轮厂。”林大明说,当时海门这家企业刚好有一批出口的订单要交给上汽,但是其中一只油封骨架出了一点问题,必须重新生产,由于时间很紧,只有一天时间,对方急了,只问怎么办,谁能赶工生产。当时海门的这家企业就推荐了林大明,这一推荐就给林大明带来了企业腾飞的机遇。“我从椒江赶回了温岭,当天通宵开模具,白天放在冲床上生产,然后又骑车赶回椒江,24小时之内完成了任务,让他们准时交了货。”林大明说,他的速度让上汽在场的负责人都感到很惊讶。“他们以为我们是完不成的,因为一般连开模到生产起码要三天时间。可是我们完成了。”林大明说,当时对方特意询问了他是做什么的,得知他是生产冲压件的后,说,如果有机会,会再来找他们合作。

  两年后,机会来了。1988年之前,国内还是计划经济,一年才生产1000辆桑塔纳。那时候的桑塔纳一辆二、三十万元,虽然产地在中国,但除了蓄电池、天线等极少数零件外,几乎所有零部件都没能国产化。“当时,国家就提出推进工业各行业国产化,因为一年只有1000辆桑塔纳,量很少,上汽又忙,就想到找外厂做配套。因为两年前的事,对方想到了我。”林大明说。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但大企业顾虑多,一方面量小不想做,另一方面又怕失败,而林大明却是初出茅庐不怕虎,有了机会就想努力抓住。他从海门坐轮船到上海,一路坐公交好几个小时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上汽,向对方提出试制轿车导向套的要求。因为只是个小厂,对方很是犹豫,林大明就表示如果不成功就不要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厂长答应了给林大明一次机会,让他试着生产。

  林大明承诺三个月内会准时交货。对方笑了,他并不相信:“别人生产加研发可能都要两三年时间,3个月怎会是。”林大明并不管那么多,他匆匆回厂,立即组织技术力量,找资料,开模具,试生产。2个半月后,他接到上海方面的电话,询问进展。林大明告诉对方初步已经成功。对方还是不怎么敢相信,在没有通知林大明的情况下,对方从上海赶来了箬横。林大明一点准备也没有,因为厂房太烂,他不敢直接把对方带到厂房,而是带到了当时箬横镇工办的会议室,自己去搬了模具、拿出样品给对方看,他们这才相信是真的成功了。“刚到箬横时,对方连和我们吃饭都拒绝了,直到看到成品,才答应一起吃了顿饭。”林大明说。成功总是坎坷的。当时交出的100套导向套,被对方带回去全面测试,检验合格。“可是在他们进行热处理时,报废率却达到了90%以上。”林大明简直不相信这一事实,他又一次跑到了上海,向对方要了一只德国原产的导向套回来研究,发现导向套内侧的毛刺是向上的,推断这是一个倒工艺产品。根据这个判断,他猜测德国的技术应该是热处理后再冲床。“我再自己厂里试了一下,果然如此。就又拿着研究出来的结果赶回上海。一开始他们的专家不相信我的判断,只到我当着他们的面成功做出后,他们才彻底相信。”林大明说,在那之后,上汽方面就非常相信他的产品,订单也源源不断的到来,直到如今也没有断过。

  从1988年给大众配套到1998年进入通用配套体系的10年,桑塔纳变速箱的冲压件几乎都是申林独家配套。1998年,林大明还开始与上海通用公司合作。当时,美国通用公司要在上海投资6亿元制造轿车,通用轿车的发动机摇臂要求全部国产化,林大明试制了发动机摇臂样品,但是结果经过破坏性试验只有100万次就断了。而按照通用公司的质量发展要求,要达到5000万次以上。明明是按照图纸生产的,为什么达不到标准呢?

  林大明对发动机摇臂反复研究,发现摇臂的其中一个环节有问题。于是,改进工艺,专攻这个环节。攻关成功后,林大明把发动机摇臂拿到美国去试验,结果达到7000万次也不断。美国通用公司并不相信这个结果,还派了专家组赶到箬横进入车间、热处理当地考验查证。这些专家只怕造假,特地买来面包,坐在炉前,一坐就是8个小时,亲眼看着产品出来,然后带回美国去,试验结果还是7000万次不断。这样彻底相信,从而拉开了和通用公司的合作,产量从最初的30万只每年,到最后300万件每年。

  申林汽车部件这些年还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比如一汽大众、格特拉克(江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东风格特拉克、上汽变速器、采埃孚汽车变速器等等一线品牌。这样的成绩,在林大明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企业对质量和对顾客服务的要求。“创新发展才是一家公司的重中之重。”林大明说,和大众、通用、福特、采埃孚这些知名品牌的合作过程中都有着重视质量、环保、安全的要求,还有就是对新技术的要求。比如:申林汽车部件的主力产品DCT360飞轮连接板,林大明整整花了8年时间研发,投入了上千万元,到今年才真正批量生产,预计能为其带来1亿元的产值。

  2008格特拉克进入中国为福特开发野马跑车的变速箱,申林凭着优越的质量体系成功进入福特的配套体系,开发了全套变速箱拔叉轴,使用至今,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供应商。“如今,我们还和一所高校合作在研发一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准备在数字控制机床上加机器人,将所有的环节都连接在一起,能实现上料、下料、检测等会多个环节的自动化,到时候7道工序就只需要1个人操作即可,能非常大地节省人工。”林大明说,这条自动化流水线已经花了他三年多时间,现在样品已经成型。

  申林汽车部件党支部成立于1994年,目前有正式党员20人,预备党员2人。党支部经常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习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年来,申林党支部充分的发挥政治优势,紧紧围绕公司发展实际,通过打造“实践之林、品格之林、文化之林、温暖之林、硕果之林”等五个林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和公司发展互荣共进,这项工作受到了省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表扬。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厂区内宣传“党员身边无事故”和“设备管理年”活动,划分党员责任区,落实激发鼓励措施,从而形成了安全生产党员领头抓,职工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现在的申林公司是温岭市50强企业,箬横镇纳税前十强。创始人林大明也陆续获得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温岭市明星企业家、温岭市总商会副会长、箬横镇商会会长、温岭市劳动模范、温岭市人大代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兼职教授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走进史麦斯:后疫时代的破局先锋 下一篇:行业资讯-冲压新闻[42]-自动化冲压网-中国自动化网

    关于我们

    雷竞技安卓下载